第89章 要师出有名(1 / 3)

远在西域的王贲将军,在接到始皇陛下的旨意后,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为了与蒙恬将军紧密配合,他果断地下令将西域地区那些心怀不满的人进行了一番处理。

他毫不留情地斩杀了其中一部分人,以显示大秦的威严和决心。然而,与此同时,他却故意放走了几个人。这一举动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王贲将军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这些被放走的人逃往罗马。他深知自家太子殿下对于罗马的想法,而让罗马插手此事,无疑会给大秦带来出战的正当借口。

但这正是王贲将军的计策所在,他要借此机会,让罗马陷入这场纷争之中,以便大秦能够名正言顺地对罗马开战。

因为他深知自家太子殿下是个极其讲究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只有这样,才能让大秦在道义上站得住脚,也能让大秦在世人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

而这种套路,对于王贲将军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多年来,他不知多少次配合着这样的计划,不是让这群倒霉鬼掉进陷阱,就是让那群倒霉蛋成为替罪羊。

回想起当年荆轲刺杀陛下的事件,那时的太子殿下才仅仅一岁多,但他却将此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果然,没过多久,太子殿下便巧妙地为大秦找到了一个灭掉燕国的借口,这无疑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深谋远虑。

当然,那时候,他们可不知道这个是太子殿下故意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太子殿下在众人的注视下逐渐长大成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慢慢回味起当初发生的那件事,越想越觉得其中大有深意,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对于这件事,始皇陛下竟然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任由事情自然发展。

他似乎并不在意臣子们是否知道这件事,若是他们自己察觉到了其中的端倪,那也无妨;若是没有,他也懒得去告知他们。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人们发现始皇陛下对于太子殿下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持放任态度。

无论太子殿下有怎样的举动,始皇陛下都不会加以干涉,甚至还会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纵容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是太子殿下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始皇陛下不允许的。

单从太子殿下这些年来为大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来看,便可知道他是一个何等惊才绝艳、天赋异禀的人物。他的才能和智慧远超常人,令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如此,当此次太子殿下和始皇陛下命令王贲前来配合蒙恬的行动时,王贲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异议。

毕竟,作为大秦的高级将领,同时也是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亲信,他对太子殿下的心思和计划了如指掌。他深知太子殿下的野心绝不仅仅局限于西域,而是放眼整个世界。

而现如今打通西域,打开这个太子殿下口中所说的河西走廊。就是为了在将来大秦军队剑指世界的时候,有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毕竟根据太子殿下口中所说的,这个河西走廊日后是我大秦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令人惋惜的是,原本殿下的本意是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将西域这块广袤的土地纳入大秦的版图之中。然而,有些人却如同蒙住双眼一般,对当前的局势视而不见。

当初,殿下仁慈地给予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们却未能领悟其中的深意,白白错失了这一良机。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咎由自取了。

紧接着,王贲迅速果断地下达命令,要求在西域各地全面推行大秦的文字,并颁布实施大秦律法的相关政策。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与此同时,随着萧何的抵达,有关西域各地的人口、风俗、土地等诸多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