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南直隶的苦闷(2 / 3)

手旁观?”

“蛊惑?”

“不错!”马森一指张居正,“明人不说暗话,还请张大学士当着永青侯的面,实话实说。”

马森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如今也已年迈,进京做尚书是没指望了,只想在南直隶这边好好养老,自然不怵张居正。

吴岳亦是如此,立即跟进道:“张大学士,敢做就要敢认,自己说出来,总比永青侯查出来要好看。”

张居正哂然一笑:“二位这话本官就不明白了。呵,何为蛊惑?迷惑,诱惑,干扰人心,使人产生错误的判断是蛊惑。本官是建议李家族人去京师经商,可本官哪句话说错了?在京师经商,就是比在江南经商更容易取得成功!”

马森冷笑:“论做官,下官确不如张大学士,可论对商业的理解,下官自认不弱旁人。单就经商环境而言,京师哪里比得上南直隶这边?这边的各行各业,都有成熟且高效的产业链,在此经商既高效,又能均摊风险,京师……京师有什么像样的产业链?”

顿了顿,“除了保定府的沈家,京师可还有出名的富商?可人沈家的产业链都是自给自足……”

“沈家能自给自足,何以李家不行?”张居正打断道,“马尚书此言太过主观,说白了,就是不想李家离开南直隶,只是为了商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居正直接扣帽子:“这商税南直隶要得,京师要不得?马尚书如此说话,眼中还有皇上吗,还有朝廷吗?”

“你……”

“呵呵……大喜的日子,都消消火气。”吴岳打圆场道,“张大学士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哪里是南直隶要得京师要不得,这商税,南直隶可都是按比例足额上交朝廷,唉,南直隶也难啊……”

吴岳看向李青,问道:“敢问侯爷,您难道也觉得李家去京师经商……不为错?”

“我一粗人,不懂这些。”李青淡然道,“既然你们各执一词,就各凭本事吧,只要不强迫,我不会插手。”

马森皱了皱眉,正欲再说,却听一道震惊声音传来:“啊?永青侯!?”

许是太过惊讶,这人嗓门极大,正忙碌的侯府下人不禁环目四顾,去寻自家老爷,可瞧了半天,也没瞧见……

李青抬眼望向说话之人,却没一丁点印象,见过他的人多了,他自然不能全部记住。

当然,主要是这人级别不够。

俗话说,能在京师做侍郎,不在南直隶做尚书。

别看这人现在是南直隶的尚书,之前在京师连侍郎都不是,都不是侍郎,李青自然是记不住的。

“这人谁啊?”

“……礼部尚书潘晟。”张居正小声解释,“其左右二人分别是兵部尚书刘彩,刑部尚书孙植。”

李青微微点头,道:“六部尚书来五个了,嗯……差不多也可以了。”

闻言,赵贞吉当即招呼道:“三位尚书大人,快过来坐。”

宴席餐桌不算小,却也没有特别大,算上新来的三人已有九人,差不多可以了,再多……就影响吃席了。

几人神情凝重,一下子想明白了许多,比如李家为何突然要分家……

怀着沉重的心情,三人走上前来,拱手一揖,相继落座。

虽然还有一些重量级人物没到场,不过,南直隶六部尚书都来了五个,足够代表南直隶的立场了。

李青说道:“新娘子还未进门,喜宴也还没开始,趁着空档有什么就说什么,省得耽误大家吃席。”

众尚书:-_-||

南直隶都被刨了根儿,你还有心情吃席?

礼部尚书潘晟当即道:“大明月报的事侯爷可知?”

“嗯,我知道。”

赵贞吉当即说道:“朝廷开办大明日报,这是国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