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黄修国表示没钱,于伟正以退为进(2 / 9)

”,滴水不漏。我心里清楚,这“尽快答复”多半是遥遥无期了。但黄修国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给了我这个年轻的老领导天大的面子。毕竟,他现在是市农业局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屁股决定脑袋,首要任务是稳住市局的摊子,而不是替前任擦屁股。

“修国同志有这份心,有这份担当,我很理解,也很感谢啊。”我点点头,语气平和,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望,“东洪的情况你也清楚,底子薄,老百姓盼发展盼得眼睛都绿了。魏昌全当初承诺的那笔钱,对东洪的冬小麦套种西瓜推广项目至关重要。既然局里眼下有困难,我们县里也理解。这样吧,”我看向黄修国,“我们县里先自己想办法筹措一部分启动资金,把架子搭起来。农业局这边呢,也请修国同志和各位领导多费心,帮我们盯着点省里、市里的政策动向,有合适的项目资金,优先考虑考虑我们东洪。咱们共同努力,争取把这个事办成,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黄修国如释重负,连连点头:“一定!一定!县长您放心,东洪的事就是我黄修国的事!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接下来,刘超英、刘进京、曹伟兵等人又和黄修国以及农业局的几位技术干部详细讨论了冬小麦套种西瓜的技术要点、市场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会议室里的气氛总算缓和下来,大家就事论事,讨论得还算热烈。

眼看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了十二点半,黄修国热情地招呼大家去农业局旁边的农业宾馆吃顿便饭。晓阳这时才抬起头,合上笔记本,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微笑:“黄书记,李县长,各位,我就不去了。下午市委那边还有个协调会,我得赶回去准备材料。你们慢慢吃,好好聊。”她说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我,带着一丝催促。

我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起身道:“我送送晓阳秘书长。”

在众人理解的目光中,我和晓阳一前一后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两人的脚步声在回响。走到门口时,晓阳脚步顿了一下,我也默契地停了下来。

“你们东洪的干部,现在胃口都这么大了?”晓阳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嗔怪和无奈,她微微侧头,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张口就是一百万,你这是要把黄修国架在火上烤啊?他才上去几天?脚跟都没站稳!”

我苦笑一下,低声解释:“这不是没办法吗?魏昌全当初当着面夸下的海口,现在人跑了,县里眼巴巴等着呢。我不来要这笔钱,怎么跟下面交代?黄修国现在坐这个位置,他不兜着点,谁兜?”

晓阳白了我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就你理由多”。她没再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警惕地看了看走廊两头,确认没人后,身体微微向我这边倾斜,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声:“前两天常委会……吵翻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真的是东投的事?”

“嗯。”晓阳点点头,语速极快,“于书记要动齐永林党委书记的位置,没通过。张市长、王市长、林书记都投了反对票。会上气氛……很僵。最后勉强达成妥协,派了个工作组下去,组长很有可能是平安县委副书记贾彬。”

于伟正竟然在常委会上受挫了?而且反对力量如此强大?张叔和瑞风市长都是反对票,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极其复杂而微妙。

“贾彬?”我迅速在脑海里搜索这个人的信息,“就是以前市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后来下放到平安县当副书记的?”

“对,就是贾书记。”晓阳肯定道,“有人私下给我说的,于书记点的将,八成估计是他。估计是想用自己熟悉的人去盯住东投。但齐永林是什么人?能买他的账?我看啊,去了也不好办。”她说完,又深深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提醒和一丝忧虑,“你心里有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