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黑幕(2 / 2)

惊的是,前内阁的管家,竟定期从考牙专送收取"分红"!

"本王要立即面圣!"王锦天霍然起身,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这已经不单单是学政腐败,这是动摇国本的蠹虫!"

当这份沾着血泪的供词呈递到光武帝案头时,年轻的皇帝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将茶盏摔得粉碎:

"查!给朕一查到底!无论涉及谁,绝不姑息!"

一场席卷全球的大清洗就此展开:

考牙专送全球据点:被锦衣卫缇骑连夜捣毁,账册查抄。

各大学堂涉案官员:全部锁拿下狱,家产充公。

朝中保护伞:原礼部尚书被当天捉拿,押赴诏狱严审。

诏狱的刑房里,灯火彻夜通明。王锦天端坐在太师椅上,面前跪着的正是原礼部尚书崔明远。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的二品大员,此刻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囚衣,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诏狱特有的霉味。

"崔大人,"王锦天把玩着一枚象牙腰牌,声音冷得像冰,"这上面刻着'考牙专送'四个字,是从你小舅子身上搜出来的。说说吧,一个五品主事的小舅子,是怎么把生意做到四大洲去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明远浑身发抖,额头抵在冰冷的地砖上:"下官...下官实在不知..."

"不知?"王锦天突然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账册哗啦啦散落一地,"那这些账册上每月准时送到你府上的'冰炭敬',都是大风刮来的?"

随着审讯深入,一个触目惊心的利益分配体系浮出水面:

1. 学府分肥制

京师大学校长李敏哲的供词最为详尽:"每名留学生五百两补贴,要先抽一百两给校长...五十两给系主办...三十两给学监...剩下的才发给学生。"他颤抖着补充,"这还不算...每年三节两寿,户部、礼部的老爷们都要来'视察'..."

2. 名额拍卖制

原礼部侍郎钱有财交代得更加赤裸:"每个行省的名额...明码标价。朝鲜行省一个名额三千两...日本行省两千八百两...南洋诸邦便宜些...一千五百两..."他说到这里突然痛哭流涕,"下官该死...但这些银子...下官只拿三成...其余七成都要上交啊!"

3. 孝敬分成制

考牙专送的实际掌控者——崔明远的小舅子赵德全,在受了三遍刑后终于吐露实情:"每卖一个名额...利润的三成要孝敬礼部官员...两成打点户部...一成半给都察院的御史老爷们..."他瘫在地上像条死狗,"剩下三成半...还要分给各地管事..."

王锦天越听脸色越青。他突然拔出绣春刀,刀尖抵在赵德全咽喉:"说!十年间经你手卖了多少名额?"

"大...大约两万..."赵德全话未说完就昏死过去。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锦衣卫都倒吸一口凉气。按每个名额最低一千五百两计算,这就是三千万两白银的惊天大案!相当于大明整整三年的财政收入!

更可怕的是牵扯的官员数量。当王锦天将连夜整理的名单呈给光武帝时,年轻的皇帝盯着那密密麻麻的二百多个名字,突然冷笑起来:"好啊...六部九卿,竟有一半都伸了手!"

翌日清晨,南京城的百姓被一阵阵铜锣声惊醒。一队队锦衣卫押着戴重枷的官员游街示众,打头的正是昔日威风八面的崔明远。百姓们先是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王凌在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