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追凶(2 / 3)

彰显国法,以安民心,以报皇恩!”李东等人再次叩首,领命而去,脚步匆匆,神色凝重中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

皇帝的旨意如同最猛烈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爪哇行省的上层。当夜,巴达维亚行宫内灯火通明,“特别行辕”连夜成立。李东、高占魁、赵铭森立刻调阅所有尘封的卷宗档案(包括从荷兰人那里接收的部分记录),召集熟悉地方情形的老吏、通译,以及那些在过往动乱中幸存下来的汉民老者,逐一询问、核实、记录。

一份份秘密的名单开始被整理出来,上面罗列着一个个或显赫、或隐匿的名字,旁边标注着他们可能涉及的惨案时间、地点和罪行摘要。高占魁麾下的精锐明军开始秘密调动,以换防、演习为名,向几个重点区域悄然移动,控制要道,监视目标。赵铭森则从按察使司抽调最精干的办案能手和刑名师爷,准备依据《大明律》和皇帝特旨,进行审讯定谳。

继续阅读

行动的序幕很快拉开。

数日后,在爪哇岛东部的一个繁华城镇,一名年过六旬、在当地颇有声望、甚至担任着低级土官职务的爪哇族头人,正在自家的庄园里宴请宾客。他早已将数十年前参与洗劫一个华人村落、手上沾满数十条人命的往事深埋心底,以为时过境迁,可以安享晚年。突然,庄园被大批明军士兵包围,火把照得夜空如同白昼。高占魁麾下的一名千户手持按察使司签发的海捕文书和皇帝特旨,直接闯入宴会厅,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当场宣读其罪状,将其锁拿归案。其家产也被立即查封。整个过程迅雷不及掩耳,当地驻军和官府甚至来不及(也不敢)做出任何反应。

又过了几日,在西爪哇的山区,一支明军精锐小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经过数日追踪,突袭了一个隐藏极深的山寨。寨主是当年一股专门袭击华人商队、手段极其残忍的土匪头子,大明收复爪哇后,他带着部分死党遁入山林,偶尔还出来劫掠。明军士兵如神兵天降,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击毙负隅顽抗的匪徒十余人,最终将试图化装逃跑的匪首生擒活捉。

在巴达维亚城内,一名靠与荷兰人合作、通过侵吞华人商户财产而起家的富商,深夜被按察使司的衙役从情妇的床上拖起,罪名是“附逆红夷,谋财害命”。其名下诸多店铺、仓库被连夜查封,账本被悉数搜走。

类似的情景,在短短十几天内,在爪哇各地接连上演。李东等人雷厉风行,凭借着军队的强力支持和皇帝的直接授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清理着历史的旧账。抓捕行动有时公开进行,声势浩大,以儆效尤;有时则秘密进行,以避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骚动。

当然,行动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与目标人物利益相关的本地势力试图暗中阻挠,或散布流言蜚语,称这是“汉人清算”、“秋后算账”,企图挑拨民族关系。然而,李东对此早有预料。他一方面严令军队和差役严格执行纪律,不得骚扰无辜,不得借机敛财,所有行动必须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依据特旨程序);另一方面,他通过宣礼学堂的学生、投诚的本地官员以及明事理的阿訇、头人,广泛宣传皇帝旨意和《大明律》的公正性,强调此次只惩首恶元凶,不咎胁从,更不牵连普通百姓,目的乃是伸张正义,保障所有守法之民(无论民族)的安全与公平。

更重要的是,随着一个个昔日横行霸道、劣迹斑斑的凶徒落网,许多长期受他们欺压的底层爪哇百姓反而暗自称快,觉得大明官府确实为他们除了害。而汉人移民社区更是人心大快,纷纷焚香祷告,感激皇帝陛下为他们主持公道,伸雪冤屈。他们对帝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半个月期限将至,光武帝在行宫内听取了李东的初步汇报。

“陛下,经半月努力,行辕共锁拿涉及重大积案之凶犯、主谋、煽动